主爐上之龍雕像

 

龍是神話中的動物,龍、鳳、虎、龜被稱為四靈。依據宋人羅願在《爾雅翼‧釋龍》中所提出,龍的造型集合了九種動物的象徵,角似鹿、頭似駝、眼似兔、項似蛇、腹似蜃、麟似鯉、爪似鷹、掌似虎、耳似牛。台灣畫師中的畫龍口訣:一畫鹿角二蝦目,三畫狗鼻四牛嘴,五畫獅鬃六魚鱗,七畫蛇身八火炎,九畫雞角畫龍罷。

相傳龍王生了九個兒子,個個模樣各異,稟性不同龍王依其不同之品性分派不同之職,其職司如下:長子名贔屭(音備喜)個性沈毅,性喜負重,故專馱天下石碑,人間石碑下的大龜其實不是龜,是龍長子;次子螭吻(螭音癡),性喜登高望遠,因而在殿廟屋脊上兩頭看守;三子蒲牢聲音洪亮,作鐘上之紐;四子狴犴(音弊岸)容貌威武,性喜議論,高談闊論,無人敢駁,擔當獄門裝飾;五子饕餮(音滔帖),貪食成性,可作食鼎圖飾;六子趴夏(音葩夏),性好嬉水,常噴水成霧,掀波翻浪,職司橋欄上駐守;七子睚眥殺氣重,可作刀劍吞口;八子狻猊(音酸倪),相貌猊獰,但性情和順,與其兄長大不相同,專司看守香爐和在佛座下侍候;幼子椒圖性好孤寂,不喜閒人,最適合把守宮殿、廟宇。從此龍王九子就一直擔任上述職務,石碑下的龜即是龍長子。尾脊上的龍,是龍次子。古鐘上的獸紐是龍三子。龍四子是監獄門上的獸紐。古鼎上的圖形是龍五子。古橋欄上石獅子是龍六子。刀劍上的圖形是龍七子。香爐上和佛座下的異獸是龍八子。宮殿、廟宇大門上銜環的獸就是龍九子。此為民間所說的「龍生九子,子子不同」。

中國歷任皇帝自視為真龍轉世,元朝規定,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五爪金龍文樣,臣子或寺廟只能有三爪或四爪的龍,而這種只能稱蟒。現今廟宇中,常見之雕龍柱、繪龍壁,龍之爪有分五爪、四爪、三爪,可依廟中供奉之神佛地位而異。

祈福結帳